概述
蠓虫和跳蚤叮咬后,患者局部皮肤可出现瘀点、红斑、风团样丘疹及水疱等症状,甚至引起全身性过敏反应,患者自觉有瘙痒症状。
症状
蠓虫和跳蚤叮咬患者后,不同种类的蚊虫叮咬后症状存在一定区别,具体如下:
蠓虫叮咬:患者被蠓虫叮咬后,出现局部瘀点或是水肿性红斑、风团样丘疹及水疱,奇痒难忍,甚至引起全身性过敏反应。
跳蚤叮咬:跳蚤在吸血处形成带出血点的红色斑丘疹,损害常成群分布,对跳蚤唾液过敏者可有水疱、红斑或紫癜。
病因
蠓虫和跳蚤叮咬,均属于虫咬皮炎。患者被叮咬后,一般是由于局部发生皮肤过敏和炎症反应而致病,严重程度和昆虫的数量、患者敏感度等因素有关。
治疗
生活中应注意个人和职业防护,避免与宠物、家禽接触,野外穿长衣袖并扎紧袖口裤管等,可用含二氯二苯三氯乙烷(DDT)含除虫菊酯类的杀虫剂对环境消毒。各种虫咬皮炎症状轻微者,局部可遵医嘱外用糖皮质激素如糠酸莫米松乳膏,内服抗组胺药物如西替利嗪、氯雷他定、苯海拉明等。皮损泛发、过敏反应重者可短期口服糖皮质激素,如地塞米松、氢化可的松等。